面对冠心病,别做“拖延症患者”

作者:韩晓娟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陈 礴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主任医师

冠心病,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却又不容忽视的心脏疾病。及时治疗不仅能挽救生命,还能有效保护心脏功能、改善长期预后;反之,若拖延干预,死亡风险将大幅上升,心肌可能遭受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因此,在冠心病面前,我们千万不能做“拖延症患者”。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你真的了解冠心病吗?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我们可以把心脏想象成一座持续运转的“生命之城”,冠状动脉就是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核心道路”。它们保障心脏各个区域始终能量充沛、功能正常。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这些“生命之路”会逐渐发生“堵塞”。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血流因此受阻,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胸痛(心绞痛)、气短、乏力、心悸等“窒息警报”。若完全阻塞,更会引发心肌梗死——就像城市突然断水断电,陷入停滞甚至崩溃。

——出现这些预警信号,一定要警惕!

胸痛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但其表现多样,容易被人忽视。识别早期信号,对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

1.压榨性胸痛:疼痛多位于胸骨后,呈压迫、紧缩感,可向左肩、手臂,甚至手指放射,常伴有胸闷和大汗,是典型心绞痛表现。

2.劳力性胸痛:多在体力活动(如爬楼、跑步、提重物)时出现,休息后可缓解。这意味着冠状动脉已明显狭窄,运动时供血跟不上需求。

3.夜间胸痛:患者夜间平卧时因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荷加大,突然发生胸痛,往往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须高度警惕。

除胸痛外,冠心病还可能表现为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突然出冷汗等非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这些表现,应尽快就医,否则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冠心病应如何治疗?

冠心病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主要方式。如患者出现四肢湿冷、意识丧失等危急情况,需立即实施抢救。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稳定血液循环、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为核心,常用药物包括: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止血栓形成;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降低“坏胆固醇”;

△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主要用于降甘油三酯;

△硝酸甘油: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

△长效抗心绞痛药:如某些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日常预防。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手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属微创手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血流,多经手腕或大腿动脉入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即“搭桥手术”,取患者自身血管(如胸廓内动脉、大隐静脉)跨越堵塞部位重建血运,适用于多支或复杂病变;

△杂交手术:结合介入与搭桥技术,由心内、心外科团队协作完成,兼顾效果与创伤控制。

总之,冠心病越早诊断、越规范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就越有保障。若拖延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持续加重,最终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即使度过急性期,后续的生活品质和寿命仍会受到明显影响。

图文简介

冠心病,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却又不容忽视的心脏疾病。及时治疗不仅能挽救生命,还能有效保护心脏功能、改善长期预后;反之,若拖延干预,死亡风险将大幅上升,心肌可能遭受不可逆的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