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每天上下班的城市里,或许从未留意这些“无声的主角”:那座跨越江河的大桥,那栋闪耀光芒的摩天大楼。它们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金属美学的杰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段探索之旅,看看这些高楼大厦、桥梁隧道背后,你可能从未注意的“有色金属故事”。
桥梁,是连接空间的艺术品。你知道吗?一座现代悬索桥,仅主缆就要承受数十万吨的拉力。而支撑这一切的,是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默默付出。在这之中,有色金属——如铝合金、锌合金、铜合金等,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铝合金是比较常见的轻金属,它的强度重量比远高于传统钢材,用在桥面板、索塔结构或快速架设的军用、应急桥梁上,具有减重、抗腐蚀性能优异、易加工的诸多优点。锌合金通常作为钢铁材料的表面涂层,在海洋环境中对钢材起到阴极保护的作用,可以说是桥梁耐久的“隐形盾牌”。而在靠海桥梁中,铜镍合金的出场频率越来越高。因为它对海水几乎“免疫”,还具有优异的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因此常用于桥梁的螺栓、螺母、铆钉等承受应力和腐蚀双重作用的关键部位。
幕墙是建筑的“脸面”,也是建筑的外衣,不仅关乎美观,还关系到节能、隔热、结构安全。而现代幕墙的主角,正是有色金属。钛锌合金、阳极氧化铝板、铜板、不锈钢复合板……这些你在建筑中看到的“闪耀材质”,不仅仅是颜值担当,更是智慧的结合体。
比如,钛锌合金会随着时间慢慢氧化,表面形成一层“灰蓝色的保护膜”,既防腐蚀,又别具艺术质感。它是“会变老,但越变越美”的金属。
又如,阳极氧化铝板可以实现多种色彩处理,不但轻质,还能把建筑外立面变成“光影画布”。
我们国家已建立起多个建筑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合金配方、工艺标准、性能优化不断升级。
从港珠澳大桥使用的耐腐蚀铝合金,到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的铜钛板,每一次突破,都是“材料科学”与“建筑艺术”的联袂登场。
有色金属,不仅是支撑城市的“钢筋铁骨”,更是展现国家软实力的建筑名片。
今天,当我们仰望城市天际线,那些熠熠闪光的华裳、那些挺拔自信的脊梁,正是有色金属赋予城市的美学温度与技术高度。
让我们一起,理解金属之美,传递科技之光!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审核:韩海生 中南大学教授、矿物工程系主任
徐龙华 西南科技大学教授、人力资源部部长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