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揭秘生命之光的微弱闪烁

作者:庞 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向淑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一区主任

急诊抢救室里,一位中年男性因突发昏迷被紧急送医。家属焦急地询问:“医生,他还能醒过来吗?”这样的场景,在重症医学科并不罕见。意识,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如同大脑中的一盏“信号灯”,调控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感知。当这盏“信号灯”出现故障时,我们便会陷入意识混沌的状态。当亲人或朋友突然陷入这种状态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但意识障碍并非不可战胜,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应对它。

意识障碍:不只是“昏迷”

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识别与感知能力,包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思维、情感、记忆等)。觉醒系统位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如同“电灯开关”;意识内容由大脑皮质掌管,相当于“灯泡的亮度”。当这两个系统受损时,会发生不同类型的意识障碍:

1.以觉醒度下降为主的意识障碍:

嗜睡: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声音或疼痛刺激唤醒,醒后能简单应答,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就像手机进入省电模式。

昏睡:需强烈刺激(如反复摇晃或疼痛)才能短暂唤醒,醒后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或仅能发出模糊声音,如同深度待机。

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完全丧失,无自主睁眼,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类似断电关机。

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时间、地点、人物混淆),注意力减退,情感淡漠,语言不连贯。

谵妄:在意识模糊基础上,伴有兴奋躁动、幻觉或错觉,常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夜间症状加重。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无反应性觉醒综合征(植物状态):觉醒周期存在(可睁眼),但无意识内容,无法与外界交流,如同宕机的电脑。

最小意识状态:存在微弱但不一致的意识活动,如偶尔遵从指令或对刺激产生定向反应。如同信号不稳定的WiFi。

去皮质强直状态: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去皮层强直),但保留部分脑干功能(如睡眠-觉醒周期)。

图1 脑矢状切面(涂灰色部分显示了部分脑桥中脑被盖、间脑和前脑基底部,这些部位的双侧损伤可能导致意识障碍)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意识障碍的“幕后推手”

意识障碍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病因,涉及神经系统或全身多系统。

颅内疾病是最常见诱因,直接损伤脑组织或压迫神经:①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暂时性脑缺血发作);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原发性/转移性肿瘤、脑脓肿、寄生虫囊肿);③颅脑外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④免疫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则通过影响脑代谢或供血引发意识障碍:①严重感染(如伤寒、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②中毒(如药物、毒物中毒);③其他(如肝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疾病危象、狼疮危象)。

无论哪种病因,意识障碍均提示病情危急,须尽快就医排查,避免延误治疗。

科学诊断:现代医学的“意识解码器”

临床评估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包含三个要素:睁眼(1~4分)、语言(1~5分)、运动(1~6分)。评分的判读:正常:15分;轻度意识障碍:12~14分 ;中度意识障碍:9~11分 ;昏迷:3~8分。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预后越差。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技术“侦察兵”

·CT/MRI:快速识别结构性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

·脑电图(EEG):监测脑电活动,捕捉癫痫波;

·诱发电位(EP):评估感觉传导通路和脑干功能的关键技术。

图3 神经系统的多模态监测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实验室“密码破译”:

·肝肾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pH<7.2 可能提示严重酸中毒);

·毒物筛查。

意识“保卫战”:与时间赛跑的救治

第一阶段:黄金1小时(紧急处理)

确保气道通畅与有效呼吸;

保持循环稳定与脑灌注;

目标体温管理(防治高热)。

第二阶段:精准“打击”(病因治疗)

脑出血:出血量大或有脑疝风险者,评估手术指征(如微创血肿清除);查找病因。

脑梗死:符合指征者,尽快溶栓或取栓治疗,开通责任血管。

中毒:使用特异性解毒剂(如纳洛酮逆转阿片类中毒)。

第三阶段:持久“守护”(支持与康复)

全身支持治疗(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防治并发症(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等);

高压氧治疗(部分患者可获益);

神经调控与早期康复治疗。

预防:构筑意识防线的“五大屏障”

慢性病管理及监测:

·控制高血压(血压<140/90 mmHg);

·控制糖尿病(空腹血糖4.4~7.0 mmol/L);

·定期体检;

·高风险人群考虑安装紧急呼叫装置。

居家安全:

·浴室安装防滑垫;

·药品妥善存放,防止误服。

出行防护:

·驾车必系安全带;

·骑行必戴头盔。

急救能力:

·掌握心肺复苏术;

·了解附近急救资源。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心态平和。

结语

意识障碍的救治是医学与生命的深度对话。从精准的病因判断到多模态监测,从急性期救治到长期康复,现代医学正在不断突破认知边界。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意识的火种都值得全力守护,每一次觉醒的奇迹都在见证生命的力量。守护意识之光,需要医学进步,更需要全民参与的防护网络。

参考文献:

[1] 赛医学,如何理解有关意识存在的神经解剖基础知识。https://mp.weixin.qq.com/s/i7RKXjej89ziEXkxCCxJ6A

[2]蔡菁,施小燕.神经重症患者的意识评估 [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 (12): 1311-1314.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8.12.001.

[3]Rajagopalan, Swarna, and Aarti Sarwal. Neuromonitor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vol. 51,4 (2023): 525-542. doi:10.1097/CCM.0000000000005809.

图文简介

急诊抢救室里,一位中年男性因突发昏迷被紧急送医。家属焦急地询问:“医生,他还能醒过来吗?”这样的场景,在重症医学科并不罕见。意识,这种看似简单却极其复杂的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