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如何让意念传输、沙漠联网成为现实?

当6G让你能“摸”到远方,甚至传输意念,让沙漠深海实时联网,这如何实现?通信感知融合、全息交互、RIS与太赫兹技术,以及领先的量子通信正在重塑未来的连接方式。

(本图片由图虫创意提供,仅供于科普中国平台使用)

1、6G技术的通感融合网络

6G技术不仅将实现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还将融合通信与感知功能,以支持智能体的高效互联。

比如6G将支持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实现全域立体覆盖,特别适用于沙漠、深海、高山等现有网络盲区,提供灵活部署和超高精度的应急通信服务,助力“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愿景。

网络互联(本图片由图虫创意提供,仅供于科普中国平台使用)

通过将通信与感知技术结合,6G网络将具备更广泛的感知能力,包括触觉、味觉甚至意念等。这一技术在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智能超表面(RIS)技术

智能超表面技术通过可重构的表面材料优化无线信号的传播路径,提高通信效率。我国在RIS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平台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本图片由图虫创意提供,仅供于科普中国平台使用)

3、全息通信XR

6G技术将推动信息交互形式由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AR/VR)逐步演进至高保真扩展现实(XR),最终实现无线全息通信,用户可以享受全息显示和全息通信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本图片由图虫创意提供,仅供于科普中国平台使用)

4、太赫兹通信

太赫兹频段具有极高的频谱资源,可用于超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比如达到Tbps的水准。目前,国际上已初步建立了太赫兹信道模型,搭建了收发装置,用于研究其传输性能。学者还在研究太赫兹通信在星链之间的传输。

5、移动算网融合

通过将计算与通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高效利用,支持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应用。

6、量子通信

我国在量子通信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密钥分发;建成全球首个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

通信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它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展望未来,通信技术正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世界。

主讲人:艾渤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中国电子学会

审核:周祖成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教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图文简介

6G技术通过通感融合、RIS、全息交互、太赫兹通信、算网融合及量子通信六大方向,重构未来连接方式,推动万物智联与沉浸式体验。我国在量子通信与RIS领域已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