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公开报道,某地11万余册学生作业本因D65亮度、荧光亮度超标被紧急下架,这一消息迅速冲上家长群热搜,“孩子每天用的作业本,怎么就成了视力杀手?”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芳玲,了解作业本里的护眼学问,同时梳理那些被忽视的“视力隐患”。
作业本的“白”不是越亮越好
“这次召回的作业本,核心问题出在‘亮度’上——不是我们以为的‘越白越干净’,而是白得超出了国家标准,成了‘光污染’。”张芳玲解释,合格的本子颜色为偏柔和的米白色,且无刺眼的光泽。
张芳玲表示,国家标准对学生作业本的D65亮度(即D65标准光源下纸张的反射亮度,是衡量纸张洁白程度的核心指标)有明确限定:需控制在55.0%至85.0%之间。“这个范围的纸张,既能保证字迹清晰,又不会让眼睛过度紧张。”张芳玲进一步举例,若D65亮度过高,纸张会像雪地反光般持续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使睫状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孩子长期盯着超亮纸张,会频繁揉眼睛并说‘看不清’,时间久了可能诱发近视,已经近视的孩子度数还会加速加深”。
更隐蔽的风险藏在“D65荧光亮度”里。“很多家长不知道,纸张之所以能‘白得发亮’,可能是添加了荧光增白剂。”张芳玲说,这种化学物质在自然光或台灯的紫外线下,会释放大量蓝紫光——而蓝紫光的能量是可见光中最高的,穿透力强,不仅会加剧眼干、眼涩,长期接触还可能损伤视网膜,伤害是潜移默化的。
办公复印纸勿当作业纸
“医生,我家孩子最近总说眼睛疼,是不是视疲劳了?”上周,市民仲女士带着初二的儿子来眼科就诊,检查后发现导致孩子视疲劳的竟是家里常用的办公复印纸。
“这是很多家长都会踩的坑——把办公室剩下的复印纸带回家给孩子打印习题,觉得‘纸更厚、打印更清楚’,却不知道复印纸的亮度远超学生用品标准。”张芳玲解释,办公复印纸为了保证打印时文字清晰、色彩鲜艳,D65亮度普遍在95%以上,部分高端复印纸甚至达到100%,长期使用增加视力损伤风险。
仲女士这才恍然大悟:“孩子每天要打印2~3页练习题,用的就是我从单位带回来的复印纸,纸特别白,打印出来字很清楚,没想到反而伤眼睛。”
张芳玲提醒,家长给孩子选择纸张时,要避开两个极端:除了不选“过白纸”,也别选“过黄过暗纸”。“有些家长担心荧光剂,特意买颜色发黄的纸,但如果D65亮度低于55%,纸张会显得灰暗,孩子为了看清字迹,会不自觉地凑近纸张,导致眼睛离作业本只有10~15厘米,同样会加重视力负担。”张芳玲强调。
“视力小偷”藏在孩子身边
“作业本只是孩子视力保护的一环,很多家长忽视了其他隐形伤害——比如电子产品使用、不良用眼习惯等,这些因素与不合格纸张叠加,会对眼睛造成更大伤害。”张芳玲指出,以下三类行为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视力:
一是电子产品的“蓝光伤害”。手机、平板、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与荧光增白剂释放的蓝紫光作用类似,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不仅影响睡眠,还会让眼睛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有家长说‘给孩子开了蓝光过滤模式就没事了’,但过滤模式只能减少部分蓝光,关键还是控制使用时间——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二是“近距离用眼过载”。张芳玲推荐“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抬头看约6米外的物体20秒,让眼睛放松。
三是“户外活动不足”。“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张芳玲解释,自然光线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延缓眼轴增长;筑牢护眼防线需孩子、家长、学校“三方发力”。(朱诺、杨羽)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