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河:木铎声中的生命刻度》

好读书,读书杂,不求甚解。我是赵峥,我呢,是一九四三年出生的,出生在四川成都。我的父亲呢,是一个数学老师,母亲是一个地理老师。我现在回想,我之所以后来能够走上研究广义相对论的路,写一些科普,做一些讲座,都还有一些小的成功,是跟我小时候的成长有关系的。我小时候呢,喜欢看书,起先呢,是小人书,还有家里头的一些字儿书也去翻,但是主要是我母亲的地理方面的一些书。先是看历史故事,然后呢,就想知道这历史是不是真实,然后就去找一些历史书看。喜欢天文,看一些天文方面的科普,像《少年天文学家》、《宇宙简史》啊这样的一些科普书,还有原子核能这样的一些东西。

最初呢,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这个广义相对论的研究重新开始起步。当时在国内有三个研究广义相对论的主要团队:一个是中科大的,有一个天体物理的老师和研究生组织的团队;再有一个是理论物理研究所的一批人;第三个呢,就是我们北师大刘辽先生和梁灿彬先生为代表的领导的团队。

当时呢,中科大那方面跟霍金有一些交往。有交往的时候呢,霍金就流露出一个意思,他想访问中国啊,特别想上长城。这时候呢,中科大就由他的副校长钱林照先生(钱照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就是英国的院士)写了一封信给英国皇家学会,于是呢,英国方面就答应了霍金访问合肥。霍金在中科大进行了学术交流,也做了一些科普讲座。做完以后呢,因为霍金想去长城,长城在北京去才比较好啊。我的老师刘辽先生跟中科大那些教授关系比较好,他们就问刘先生说你们可不可以接待一下霍金,我们这在霍金来中国之前就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了。结果我们这个团队提出报告以后呢,学校和上边教育部这边都同意了。霍金就在访问中科大以后来了北师大,在北师大做了一次科普演讲。有一个五百座的教室,有五百人挤得水泄不通,我也参加了,那时候我还出国前夕啊,也参加了。完了以后呢,我们在外边,郭靖那又跟一些人照了一个相,我们也没有特别保存。这个地方呢,有一张相保存下来的,郭靖后面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在,再有一个是现在清华大学的刘斌教授。刘斌呢,原来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是研究自然科学史的。霍金在外边休息的时候呢,他拉着我,我们俩人在那背后呢,就照了一张相,这张像是我手头保存的唯一的一张相片,非正式的,就是在北师大的这个物理楼的外边。后来还有一张照片是他在长城上拍的,伞兵老师陪他去的,但是那张照片上只有梁伞兵老师的一个背影。

我们北师大呢,当时有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个是统计物理跟非平衡统计物理高阶那个方向,有我们当时去了三个老师在那进修;另外一个就是我们这广义相对论。所以当时我看他们有一些北师大老师,有一些也去了,后来又回来了。我跟他们交谈以后呢,我觉得那研究也挺有意思,于是我就很冒昧地给普雷高金写了一封信,表示我对他的工作感兴趣。但是我没钱,是不是你能给我点资助?没想到他居然回信了,说我不能给你提供机票,但是呢,我可以给你半年的资助。于是我就这样到了普瑞高金那个研究所。但我到了那以后呢,他给我半年,然后又说再给我延长半年,后来又说你念博士吧。我讲科普武术呢,是我在北师大讲理论物理的时候,有时候学校里头希望我做一些科普报告,这样我做了以后呢,我发觉效果还不错。所以如何讲给一般的观众听,我觉得其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另外呢,我发现,我平常因为这个除去对天文和相对论的爱好以外呢,还有一个对历史的爱好,所以我不仅仅是看过一些中国史、世界史,看过很多人的回忆录,而且也看过很多科学史。所以可以把这些东西呢都融进去,我觉得我们一般的这个科学史呢,有时候讲的比较枯燥,没有把这个有关的科学家呢,讲成一个活的人,他的真实的一个人,有血有肉的人,这点很重要。不然的话,就给人一种这是一不可学习的神,其实他们都是可以学习的。

所以我就在这方面来进行不断的进行修改,我的讲座,然后把它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科普课。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人民日报

审核:吴宝俊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 常务副秘书长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图文简介

《岁月长河:木铎声中的生命刻度》带你走近赵峥的科学人生。1943 年生于教师家庭的他,自幼在书籍中探索历史与天文的奥秘,最终与广义相对论结缘。(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