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中的这个物质,竟和痴呆症有关

白蛋白是尿液检测的常规项目。血液流经肾脏,多余的水和代谢废物由肾脏滤出,变成尿液进入膀胱,进而排出体外,而包括白蛋白在内的重要成分则保留在血液中流回身体,继续行使各种生物功能。如果尿液中检测到白蛋白,则说明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了某种问题,导致了白蛋白的漏出。

尿蛋白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它的临床意义或许还不止于此。

近期,瑞典的一项时间跨度13年,纳入了13余万名年龄≥65岁、无痴呆病史受试者的研究[1]显示,蛋白尿增加与全因痴呆症(尤其是混合性、血管性和未指明的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关,与基线肾小球滤过率无关,并且可在不同的蛋白尿检测临床途径中推广。

一、尿蛋白预示痴呆症的风险

既往有研究发现慢性肾病可能是痴呆症的一个危险因素[2]。临床上在诊断慢性肾病和针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期时,肾小球滤过率和尿蛋白水平是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既往的研究更侧重于关注肾小球滤过率与痴呆症的关联,而尿蛋白与痴呆症的联系却因为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尚未得到证实。

如果能发现二者的关联,不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尿蛋白水平预测痴呆症风险,甚至能据此进一步找到预防痴呆症的方法了吗?这对于痴呆症这类目前缺乏有效治愈手段的疾病而言,或许有巨大的帮助。为了弥补现有证据的不足,验证尿蛋白作为预测痴呆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的可能性,研究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

鉴于96%的痴呆症诊断发生在≥65岁的人群中,该研究纳入的132,869名受试者均为≥65岁的、既往未确诊痴呆症的老年人。除了尿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和痴呆症发病情况这几个主要参数,研究者还统计了年龄、性别、教育经历、体重、烟酒摄入情况、慢性病及用药情况等一系列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

综合分析后,研究者发现蛋白尿水平升高与全因痴呆症(尤其是混合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未特指的痴呆)风险增加相关,且与基线肾小球滤过率无关。和尿蛋白正常(<30mg/g)的受试者相比,尿液中白蛋白含量中等(30~299mg/g)的受试者患痴呆症的风险高出25%,而尿蛋白含量高(≥300mg/g)的受试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则高出37%。尿蛋白加倍与全因痴呆症风险的增加呈非线性关联(见下图)。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更重要的是,尿蛋白和全因痴呆症、血管性痴呆和未特指的痴呆之间的关联性,在多项验证性的分析中仍然稳健。也就是说,根据这项研究,尿蛋白水平可以作为独立的风险因子预测痴呆症的发病风险。

二、蛋白尿和痴呆症,微血管损伤或许是共同的机制

该研究发现,随着蛋白尿的加重,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会增加。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揭示了尿蛋白预示痴呆风险的特殊机制。

肾脏和大脑虽然是完全不同的器官,但都具有精密的小血管网。健康状况下,大脑的小血管网络构成的血脑屏障如同高精度的滤网,保护着大脑免受多数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攻击。而当血管屏障受损时,大脑就可能因此受到攻击而进展为血管性痴呆,这被认为是血管性痴呆发生和进展的重要过程。

有学说认为,大脑和肾脏具有共同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模式,因此会同时发展为一种称为小血管疾病(SVD)的全身性疾病。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是轻度肾功能障碍也与急性和慢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3]。尿蛋白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全身血管功能障碍的标志物,所以,在“血管功能同步”的学说之下,尿蛋白的升高不仅反映了肾脏血管受损情况的加重,也提示了脑血管状况的恶化。或许这就是蛋白尿与血管性痴呆之间关联更紧密的原因。

三、预防和延缓痴呆症的新思路

痴呆症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所以及早发现痴呆症的风险因素,预防或者尽量延缓痴呆症的发生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如果有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支持蛋白尿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尿蛋白这样一个易于获取的身体指标将对痴呆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一方面,可以通过筛查蛋白尿及早发现有痴呆风险的患者;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尿蛋白产生的原因,通过干预初始疾病控制蛋白尿的进展,或许能有效地延缓痴呆症的发生,降低痴呆症的发病风险。

更重要的是,这些将器官功能障碍和脑神经健康关联起来的研究,或许能启发科研工作者们进一步厘清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最终找到治愈它们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Luo L, Gansevoort R T, Kieneker L M, et al. Albuminur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ementia, independent of eGFR: The SCREAM project[J].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5.

[2] Zammit AR, Katz MJ, Bitzer M, Lipton RB.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Review. 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 2016;30(4):357-366. doi:10.1097/WAD.0000000000000178

[3] Marini S, Georgakis MK, Anderson CD. Interactions Between Kidney Function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Vessel Pathology That Fires Together Wires Together. Front Neurol. 2021;12:785273. Published 2021 Nov 24. doi:10.3389/fneur.2021.785273

本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飞刀断雨 医学科普作者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研究员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图文简介

新研究显示,尿液中白蛋白水平升高与老年人痴呆症风险增加相关,尤其是血管性痴呆。这提示蛋白尿可能是预测痴呆的独立风险指标,微血管损伤或是共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