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杨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曾令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碧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审核:赵 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12岁的小明(化名)凌晨突感“蛋蛋”剧痛,急诊确诊睾丸扭转后,医生进行紧急复位手术,睾丸恢复血色,小明术后顺利出院。切记!突发蛋蛋剧痛别拖延,立即就医!拖得越久,睾丸坏死风险越高,甚至可能要切除!保护“蛋蛋”健康,千万不能大意!
一、什么是睾丸扭转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指睾丸与精索沿纵轴发生扭转,导致精索内血管受压牵拉,进而引发睾丸急性缺血。正常状态下,睾丸通过精索动脉获取氧和营养,静脉负责排出代谢废物,而扭转会直接阻断血液循环,造成睾丸因缺血受损。
儿童和青少年是睾丸扭转的高发群体,多在青春期呈发病高峰。这与该阶段特殊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青春期前儿童的睾丸与阴囊连接结构尚未发育完善,精索相对较长且松弛,导致睾丸在阴囊内活动度较大,如同未系紧的风筝,稍有外力干扰就易发生扭转。
从发病时间来看,约半数睾丸扭转发生在睡眠或晨起时段。
二、哪些因素容易诱发睾丸扭转
①解剖因素:先天性睾丸鞘膜囊过高、系膜过长、引带发育不良等解剖异常,会导致睾丸在阴囊内固定不牢、活动度大,增加扭转风险。
②剧烈运动:跑步、打篮球等剧烈运动时,身体快速摆动或受撞击,可能引发睾丸扭转。
③睡眠姿势: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使提睾肌痉挛,或双腿挤压、突然翻身改变体位,易诱发扭转。
④温度变化:冷水等突然的温度刺激可能引起提睾肌痉挛,如游泳后阴囊受刺激。
⑤外伤:外伤受碰撞、踢踹等外力撞击,会导致提睾肌痉挛或体位突变。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睾丸扭转有哪些症状表现
疼痛是睾丸扭转最主要症状,表现为阴囊突发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并逐渐加剧,还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及腰部,患儿常哭闹不止。随病情进展,阴囊会红肿、皮温升高,睾丸位置上移、质地变硬,与正常侧差异明显。约半数患儿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出现烦躁、萎靡、发热等症状。扭转过久可导致睾丸坏死,阴囊可呈青紫瘀斑。低龄儿童多以哭闹、拒碰阴囊或诉腹痛为表现,需家长警惕。
四、如何诊断睾丸扭转
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发病时间、症状、外伤史、运动史等,初步判断病情。
体格检查:医生仔细检查阴囊,观察是否红肿、睾丸位置是否异常、质地是否变硬,对比双侧差异判断是否扭转。
彩超检查:彩超无创、快速、准确,是诊断首选。通过彩超可观察睾丸血流、形态结构。
其他检查:某些情况下可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但特异性不高,主要起辅助作用。
五、睾丸扭转如何治疗
手法复位:早期徒手复位可获良效。适应证仅为发病6小时内、阴囊无渗液、皮肤无水肿的患者,能恢复部分血流,为手术争取时间。
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时间是关键。扭转后6小时内手术复位,睾丸挽救成功率超过90%;超过12小时,睾丸因长时间缺血性坏死可能性大幅增加,甚至需要切除[1]。
六、如何提高儿童睾丸扭转诊治准确度
临床上患儿常错过黄金救治期,主要原因如下:
①症状不典型:疼痛放射至下腹、腹股沟,伴恶心、呕吐等,与阑尾炎、肠胃炎等相似,易干扰诊断,需详细问诊查体及完善检查。
②患儿因素:青少年因隐私隐瞒病情;低龄儿童哭闹拒碰阴囊,稍大孩子误说“肚子疼”,易误导诊断,需加强亲子沟通。
③认知不足:家长对该病缺乏了解,误当炎症处理,延误时机,需提升公众认知。
七、如何预防睾丸扭转
日常防护:运动时注意安全,剧烈碰撞运动需穿专业运动内裤;睡眠避免长时间趴着睡,选择合适姿势降低夜间风险。
定期检查:家长定期观察孩子阴囊对称性及有无肿胀硬块,异常及时就医;有家族史或解剖异常者需定期泌尿外科检查。
健康教育:科普生理知识,告知孩子阴囊不适及时告知家长老师。
儿童“蛋蛋疼”绝非小事,是关乎生殖健康的重大信号。家长需摒弃侥幸心理,将阴囊疼痛视为“红色警报”。以知识为盾、行动为剑,才能在与时间赛跑的健康保卫战中,为孩子守住未来希望。
参考文献
[1]孟庆松,张婉泽,张明,等.睾丸扭转诊治模式的相关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5,31(3):222-225.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