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测的“黄金拍档”:两对半+DNA

作者:王 欣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

审核:贾 音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 副研究员

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是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筛查方法。它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当前的感染状态。但乙肝两对半检测无法完全反映病毒的复制水平和传染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一步做乙肝DNA(即HBV DNA)检测来补充信息。但是,有些人会怀疑,这样是不是重复检查了?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乙肝DNA检测。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乙肝DNA检测能为医生提供哪些提示呢?

1.评估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乙肝两对半可以提示感染状态,但不能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情况。乙肝DNA检测通过定量测量血液中乙肝病毒的DNA含量,能够准确评估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病毒载量越高,说明复制越活跃,传染性也越强。这对判断病情进展、制订治疗方案及评估疗效非常重要。

2.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乙肝DNA检测是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的关键依据之一。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若患者乙肝病毒DNA水平较高(通常>2000 IU/ml)且伴有肝功能异常,则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乙肝两对半无法提供病毒量的具体数值,因此DNA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3.监测治疗效果 对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定期复查乙肝DNA有助于监测疗效。如果病毒载量持续下降甚至转阴,说明治疗有效;若病毒量反弹,则可能提示耐药或治疗失败,需要及时调整方案。

4.评估传染性

乙肝DNA水平与传染性直接相关。病毒载量越高,传染性越强。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及孕妇,DNA检测有助于评估传染风险,从而采取适当预防措施,如母婴阻断或提醒密切接触者防护。

5.辅助诊断隐匿性乙肝

少数患者乙肝两对半结果可能呈阴性或仅核心抗体(HBcAb)阳性,但乙肝DNA检测却显示病毒量较高,这种情况称为“隐匿性乙肝”。DNA检测有助于发现这类隐匿感染,避免漏诊。

6.指导疫苗接种

对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阴性或水平较低的人群,如乙肝DNA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已存在感染,不需要接种疫苗;若DNA为阴性,则建议接种疫苗以预防感染。

7.评估肝硬化或肝癌风险乙肝病毒持续高复制会显著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风险。通过DNA检测评估病毒载量,有助于预测这类风险,并及时进行干预。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乙肝两对半联合乙肝DNA检测的必要性

1.全面判断感染状态

将乙肝两对半与DNA检测结果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估感染状态。例如,“大三阳”且DNA载量高,提示病毒活跃复制、传染性强、病情可能较重;“小三阳”但DNA仍较高,可能提示病毒变异,需进一步检查。若为“小三阳”而DNA在正常范围内、肝功能正常,则可能属于病毒携带状态,病情相对稳定。这种综合判断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

2.监测病情动态变化

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同时监测两对半和DNA的变化,能更全面把握病情趋势。例如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同时DNA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若两对半指标改善但DNA下降不明显,可能需调整治疗方案;如DNA持续转阴而两对半尚未完全正常,也需继续观察评估,决定后续治疗策略。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筛查的基础手段,可描绘免疫状态的基本轮廓,但无法全面反映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乙肝DNA检测则直接揭示病毒活动本质,可定量评估病毒载量。两者如同医学侦探的“黄金搭档”,相辅相成,对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乙肝两对半检查后,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做乙肝DNA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图文简介

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是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筛查方法。它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