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秀英 潍坊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仪富霞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阶段,但有时也会伴随一些突发状况,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外伤,需要紧急手术。此时,麻醉医生就成了守护母婴安全的关键角色。今天,我们将探讨孕期手术麻醉,了解麻醉医生如何在“特殊情况”与“医疗安全”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孕期手术:特殊的医疗挑战
孕期手术与普通手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同时关乎“两条生命”。麻醉医生不仅需保障母亲的安全,还要全程关注胎儿的状况。这个过程犹如精准走钢丝,需要极高的专业与细致的监护。
1.生理变化:身体的适应性调整
怀孕期间,女性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改变,如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气道黏膜水肿等。麻醉医生需根据这些变化精细调整麻醉策略,确保手术过程平稳。
2.胎儿安全:麻醉的核心关切
某些麻醉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甚至潜在影响发育。因此,麻醉医生会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安全性高的药物。产科医护人员持续监测胎心,确保胎儿状态稳定。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3.手术时机的权衡:不同孕期的处理原则
孕期手术可能增加早产、流产或胎儿窘迫的风险,麻醉医生须与外科、产科团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
△孕早期:胎儿器官发育关键期,应尽量避免手术。如非危及生命,建议推迟至孕中期以后。
△孕中期:相对较安全,可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手术。
△孕晚期:手术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胎儿状况,防范早产及宫内窘迫。
△急诊手术:以保障母亲生命安全为第一原则,同时尽力维护胎儿稳定。
二、麻醉方式的选择:个体化决策
孕期手术常用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具体选择需综合考虑手术类型、孕妇身体状况及胎龄。
1.全身麻醉:起效迅速,适用于急诊或孕妇无法配合的情形。但药物可能对胎儿呼吸和循环产生抑制,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与剂量。
2.椎管内麻醉(如腰麻、硬膜外麻醉):通过阻断手术区域神经传导实现麻醉,药物很少进入胎盘,被认为更安全,尤其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术前评估:全面了解,防患未然
术前评估是确保麻醉安全的基础。麻醉医生会像“侦探”一样搜集各类信息,制定最合适的麻醉方案。
1.病史询问:包括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孕期合并症等。
2.体格检查:特别关注气道评估、心肺功能及腰背部穿刺条件。
3.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胎心监护,为麻醉提供客观依据。
四、术中管理:全程守护,精准调控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会持续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和胎儿状况,及时应对各种突发变化。
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呼吸等。
2.胎儿监护:通过胎心监护仪实时评估胎儿状态。
3.液体管理:合理控制输液量及种类,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或不足。
4.体位调整: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30°,或者在孕妇右臀部下方垫一个软枕,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五、术后恢复:延续关怀,促进康复
手术结束并不代表麻醉医生的任务完成,术后恢复同样需要高度关注。
1.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2.胎儿监测:继续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请产科协同处理;
3.心理支持:缓解产妇及家庭的焦虑情绪,提供清晰明确的术后指导。
孕期手术麻醉是一场“特殊”与“安全”的博弈,麻醉医生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保障母亲与胎儿的双重安全。通过系统评估、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严密术中管理与周到术后照顾,为母婴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助力每一个生命在特殊时刻仍能安然绽放。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