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门”事件真相调查:被冤枉的科学家与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图虫创意

2009年11月,“气候门”事件爆发,气候科学家和气候科学迎来至暗时刻。黑客组织入侵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所(CRU)的邮件服务器,盗取了1000多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主要涉及CRU当时的主任菲尔·琼斯(Phil Jones)和全球气候学家的往来信件。CRU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气候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整理了全球陆地气温序列,提供全球平均温度序列,是当时3个最著名的全球平均温度序列之一。


黑客在网上指出上传的文件是从CRU众多电子邮件和文件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内容看起来非常惊人,黑客公开的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正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暖的说法。


东英吉利大学发表声明,确认本校服务器被入侵,有1000多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被盗载。黑客将总数据160MB 数据上传到了多个网络服务器上,其中的电子邮件最早可以追溯到13年前,涉及中心主任菲尔·琼斯(Phil Jones)和全球气候学家的往来信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气候数据的收集、评论国际科学政治,以及措辞强硬地批评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研究成果等。这些被盗取的邮件很快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反气候变化者如获至宝,从中深度挖掘,很快挖出很多“宝藏”。


在邮件沟通里,科学家之间交流会放松很多,与大家想象的古板严谨的科学家大相径庭,例如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本·桑特(Ben Santer)在信件里声称要把某位著名的气候变化否认者“打得满地找牙”。在一封邮件中,迈克尔·曼恩和琼斯商讨了向学术期刊《气候研究》(Climate Research)杂志施加压力,“干掉”(get rid of)某个麻烦的编辑,从而阻止其发表气候变化否认者的研究成果。迈克尔·曼恩还建议同事不向该期刊投稿,除非其改变编辑出版立场,这些邮件成为指控气候科学家垄断学术进行“科学清洗”的根据。我们前面讲过,《气候研究》发表了气候变化否认者Sallie Baliunas和Willie Soon的一篇文章,审稿过程不规范,引发编辑部10名编辑中的5名编辑辞职。科学家们自然对该杂志怨气比较大。


最有争议的一封邮件写于1999 年的,在邮件中,菲尔·琼斯和他的同事在讨论过去一千年的气候变化数据的图表时,表示他按照迈克尔·曼恩的方法,把全球降温藏了起来。“我刚刚完成了Mike(Michael Mann)在Nature文章上的把戏,也就是把实际的温度添加到每个系列的最后20年(即1981年之后);对Keith(Keith Briffa)的时间序列则从1961年开始,以便把降温藏起来”(I’ve just completed Mike’s Nature trick of adding in the real temps to each series for the last 20 years (ie from 1981 onwards) amd from 1961 for Keith’s to hide the decline)。


一石激起千层浪!


菲尔·琼斯和迈克尔·曼恩都是IPCC报告的核心撰稿人,其提供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序列是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核心指标,而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全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花了巨大的努力建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京都议定书》,每年召开气候变化大会,在大会上,各个国家甚至为了一两个词的表达争得面红耳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要是全球变暖的事实本身都是人为捏造的,那真是成了巨大的丑闻。


邮件泄露事件让反气候变化群体如获至宝。泄露的邮件成了化石燃料工业和反气候变化群体手中的“重型武器”。“全球气候联盟”(Global Climate Coalition)、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小组(Nongovernmental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NIPCC)等反气候变化组织借机对气候变化支持者和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进行攻击,詹姆斯·德林波尔(James Delingpole)迅速发明了“气候门”(climategate)这一词汇,指代这一大危机,声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科学丑闻”。英国保守党趁机大肆宣扬,气候变暖是“编造的事实”。


邮件门的爆发,给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投下了浓厚的阴影。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为了这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各国领导人已经在安排日程,确定谈判策略和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沙特阿拉伯主持气候问题谈判的负责人穆罕默德·阿尔·沙班向BBC广播公司表示,“这一丑闻一定会大大冲击哥本哈根会议……这一丑闻表明,所谓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根本没有相应联系。”


11月23日CRU发布声明,对邮件被盗事件进行了证实。菲尔•琼斯教授为自己和同行进行辩解,他解释说,使用(trick)这个词,不是“秘密”、“魔术”、“戏法”或“作弊”的意思,而是他们的常用词,通常来描述“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然而,这只是坐实了那些邮件的真实性,让公众以为科学家是捏造数据的惯犯。


12月1日晚上,菲尔•琼斯不得不宣布辞职,但这只是他噩梦般生活的开始,接下来几天里,记者们守在他家门口,甚至敲开邻居的们,挖掘他的生活中的“黑料”。在他打开电脑时,无数污言秽语的谩骂邮件涌了进来,有人说要亲自杀了他,有人鼓励他赶紧自杀,“一个简短的提示,朝头部开抢,别浪费时间了,今天就去做,这将是你为人类做的最大贡献”。有人称他为“纳粹气候凶手”,“地下六英尺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我希望很快看到你自杀的消息”。一切似乎都失控了,菲尔•琼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觉和吃饭出现了困难,健康每况愈下,而压力还在螺旋式增加,菲尔•琼斯处于崩溃的边缘。


“气候门”激起了一场新的“阴谋论”辩论。反对气候变化人士和团体提出的“地球变暖未定论”,“变暖派”认为这是哥本哈根峰会前抛出的反大会炸弹;“反变暖派”则认为,被披露文件证明了气候变暖是一场骗局,并要发起情愿活动。


气候科学界也展开了反击,2009年12月4日,25位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名校的美国科学家发表公开信,表示这些邮件的内容无法动摇全球变暖的现有结论,相反,决策者和公众应该明了控制全球变暖的紧迫性。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场内外争议不断。12月10日,英国近1700名科学家、学者和学生签署联合声明,表示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不容置疑。“这些科学证据非常全面和有说服力,是全球范围内数千名科学家用数十年秉持专业道德,通过艰苦和严谨地进行研究得来的.....” 


半年之后,2010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255位院士,其中包括1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科学》杂志发表公开信,他们指出:“引人注目的、全面的、连续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以威胁我们社会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方式改变着气候”,公开信谴责了对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的“政治攻击”,认为攻击者要么出于特殊利益,要么属于教条主义者。 


科学家是否合谋篡改了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始数据?是否删除和销毁了不利于证明气候正在变暖的数据?


2009年12月3日,东英吉利亚大学成立了独立调查小组,宣布将由缪尔·罗素爵士领导独立调查组。同时,“气候门”事件另一关键人物迈克尔·曼恩所在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也宣布对其开展“不规范科学研究”调查。2010年1月27日,英国查尔斯王子到东英吉利亚大学听取最新报告。


大西洋两岸的科学家先后经过了8轮的调查,分别是英国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独立气候变化审查(英国)、国际科学评估小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第一次调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第二次调查、美国环境保护局调查、美国商务部调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调查。另有缪尔·罗素爵士、德意志银行等的独立报告。


其中,英国下议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由14名成员组成,在检查了三个月之后,2010年3月底,得到结论“琼斯教授和CRU的科学声誉没有问题……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并且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关于琼斯阴谋隐瞒削弱全球变暖的证据的说法是错误的”


国际科学评估小组主要代表英国皇家学会,由利物浦勋爵Ron Oxburgh教授领衔,总共有7名成员,对11篇相关的文章进行调查,分析了数据、方法和结论等。在发布会上,主席Ron Oxburgh说“我们绝对没有发现任何不当行为的证据”。


经过半年的调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调查委员会表示,科学家和数学家使用“trick”一词来指代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的‘trick’只不过是一种统计方法,通过已被该领域广泛认可的技术,把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集组合在一起,”调查委员会认定,“迈克尔·曼恩博士没有参与,也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严重偏离学术界公认惯例的行为”。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研究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CRU)被黑客入侵的每封电子邮件,认为CRU并无不当,而那些反对者“抨击气候科学家的道德规范,并将相关行为描述为伪造和操纵,缺乏任何支持依据”。


2010年5月,应参议员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的要求,美国商务部监察长启动了审查,最终给出的检查结果是:“我们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NOAA不当操纵数据或未能遵守适当的同行评审程序”,8月份,美国国家基金会发布声明,表示没有发现“研究不当行为的证据”,结束了对迈克尔•曼的调查。


关于关键的“trick”问题,国际科学评估小组表示,树木的生长对包括气候在内的许多因素都很敏感,CRU开发了从全球树木年轮数据中提取气候信息的方法。由于数目年轮的数据集很大,年轮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温度只是其中之一。长期温度变化的影响容易被其他更占主导地位的短期影响所掩盖,并且必须通过统计技术来提取长期变化信号,因此,气候科学采取的方法是合适的。


事件的最终降温来自于另外的独立研究,一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组成了团队,他们抱着怀疑气候变化的出发点进行了独立研究,以测试反气候变化者的观点是否正确。团队由理查德·穆勒(Richard Muller)教授领衔,反气候变化组织查尔斯·科赫基金会(Charles Koch Foundation)为其慷慨赞助15万美元,团队重新分析了全球39000个观测站的16亿个观测数据,这比琼斯等其他三个时间序列用到的4400~7500个测站还要多,建立了第四条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序列(Berkeley Earth Surface Temperature, BEST),而且把序列向前延伸到1800年。虽然BEST只有陆地的气温,但是4个序列的变化趋势是非常相似的,1940年之后一致性更强,从而得出了与琼斯完全相同的结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温序列在过去几十年开始急剧上升。对地面气温观测的再次分析证明所谓的“气候门”是一场无中生有的闹剧,气候确实变暖了。


2010年之后,全球气温飙升迅速。2010年的最高温超过1998年和20世纪的任何一年,2015年温度又大幅超过2010年,2016年创下21世纪新高,到2023年和2024年,“史上最暖”的记录又再次被打破。人们也不仅从科学数据里了解到全球变暖,也从全球此起彼伏的极端天气、山火燃烧、暴雨、风暴和洪水灾害里,真切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灾害性影响。


但是在2009年底和2010年初,当菲尔·琼斯备受煎熬一度想要自杀的时候,反气候变化组织和个人风头强盛,他们成功地给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带来巨大麻烦,也成功搞黄了美国签署了的《巴黎气候协议》,让全球的一致行动迟迟难以进行,也使人类社会错过了可以有所作为的窗口期。2010年起,联合国每年发布《排放差距报告》(Emissions Gap Report),提醒全球的气候行动远滞后于气候的演变速度,2022年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我们曾有机会进行渐进式的改变,但这个时间窗口已经过去了。”全球仅有的选择只有快速转型,否则能把全球升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窗口期将彻底关闭,届时更大更严重的气候危机不可避免。


现在回头看科学家要把某个反气候变化者“打得满地找牙”的言论,考虑到反气候变化个人和组织对于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于舆论的操控,使得真实的科学无法传递给公众,正确的政策无法施行,就可以体会当时科学家对这一批拿着石化巨头赞助的反气候变化人士的痛恨了。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审核:戴云伟 中国气象局 高级工程师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图文简介

2009年11月,“气候门”事件爆发。气候科学家和气候科学迎来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