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研发的“国油智盾”智能精炼模组,成功突破菜籽油精炼过程中20—50微米杂质难以滤除的技术瓶颈,显著提升油脂纯净度并降低加工成本。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中,该项目斩获职教赛道金奖。

我国菜籽品种多样,杂质复杂,传统板框压滤机难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导致油脂纯净度低、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国产菜籽油品质提升与国际竞争力。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迎难而上,从加工环节入手开展技术攻关。
“国油智盾”项目团队创新提出“搅拌与吸附功能分离”的设计理念,开发出集成底部金属搅拌桨与顶部高分子吸附膜的智能精炼模组,结合智能算法控制,实现对20—50微米杂质的精准吸附与高效去除。项目负责人吴佩霖介绍,该模组已在实际产线中验证效果,不仅油脂质量显著提升,还为企业实现“提标降本”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实验与迭代。指导老师张正烨表示,团队坚持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在材料强度与孔隙率平衡、油液黏度控制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许晓东老师则感慨,从理论推演到样机制造,师生共同在“两箱破零件和废耗材”中见证了技术的萌芽与成长。
“我们立志做中国菜籽油精炼装备的第一品牌。”指导老师陶涛表示,团队将以装备升级为支点,推动油菜种植、油脂加工全链条协同发展,助力国家食用油战略安全。目前,“国油智盾”已申请5项专利。
“国油智盾”不仅是一项技术成果,更是高职院校服务产业、育人为本的生动写照,为守护“中国油壶”注入了青春智慧与工匠精神。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薛冰强调,学校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师生“扎根中国大地,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创造真价值”。(许怀芝、陶韬)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