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喝的这种咖啡其实热量爆炸

奶茶咖啡类进化日新月异,虽然植脂末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脂肪和糖在不停更换新的马甲,那些你爱喝的咖啡奶茶可能就藏着“热量炸弹”。

生椰系列

通常,奶茶、咖啡店用来做生椰系列饮品使用的是生椰乳、厚椰乳等产品,它们和我们平时在超市买到的椰汁椰浆类产品不同,是特地为了调制饮料专门开发的。虽然用了各种有迷惑性的营销口号,比如“0 乳糖”“0 植脂末”,但只要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就能发现这些产品其实是高糖、高脂肪食物。包括厚椰乳、生椰乳、生椰浆、椰浆粉等都大同小异。

可能有些店铺宣传用的不是厚椰乳,是天然的椰浆、椰汁。但我们也不能被“天然”二字蒙蔽了双眼。椰子肉本身富含脂肪,用椰肉榨出的椰浆就算纯天然无添加,也有 24 克/ 100 毫升的脂肪含量,占每日膳食推荐量的 40%。而椰汁通常是作为饮料出现的,它本身甜度非常有限,所以通常要额外添加白砂糖,才能让味道更顺口。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至于椰子水或椰青,它们本身不太甜,还有点咸的余味,所以如果有咖啡饮料用的是椰青,却喝起来很甜,大概率是额外加糖调味了。至于很多“商用”“饮品用”椰青水,本身也是自带添加糖的。

图丨电商平台

糯叽叽噗哩噗哩系列

各种奶茶小料是”糯叽叽“的富集地。只可惜不管是曾经的顶流”珍珠“,还是现在的”麻薯“”芋圆“”血糯米“”大西米“……都是高碳水附带额外添加糖的产品,不仅碳水含量高,升糖指数也达到 85 以上,属于超高范围。

另外有些带馅的晶球、爆爆珠什么的,虽然口感清爽,从口感上判断好像“热量不高”,但它们更像是包了果酱的“糖水罐头”,因为在制作这个原料的时候,就加了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还有一些“养生”饮品比如黑芝麻拿铁、开心果拿铁,其中的果酱成分能产生粘稠、糯香的口感,令人很难不喜欢。不过它们同样是热量“炸弹”,黑芝麻酱光是脂肪含量就达到 55.8 克/100 克。它们可能喝起来不甜,让人误认为是相对健康的选择,但是热量都藏在了脂肪里。

老生常谈的基底乳

“基底乳”“厚乳”“轻乳”等饮品,都是伪装成健康奶的高油高糖饮品。这些基底乳虽然没加植脂末,但是把脂肪隐藏在了其他成分里,比如配料表里排行第二的“食用油脂质品”。以及,白砂糖也是这类“基底乳”配料表中排行前列的成分。

一些商家喜欢宣传自己使用的基底乳“无蔗糖”,但是没说自己加了果葡糖浆。果葡糖浆和蔗糖同属于游离糖,喝起来觉得“有点甜”时,基本已经是糖过量的程度了。

不可忽视的果汁系列

今年的一个顶流是各种“纤体瓶”,可别以为喝的是果蔬汁就能“纤体”减肥了。首先果蔬汁里即使有部分配料是新鲜水果蔬菜鲜打的,但为了保证口味,通常还要额外添加一些“浓浆”来复配,这些“浓缩浆”通常富含糖。

就算是选择“不额外加糖”,但果蔬汁不仅破坏了膳食纤维,还把水果里本来相对健康的果糖变成了游离糖。我们不能因为它颜色看起来健康,就忽略它隐藏的游离糖。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健康和美味往往不能兼得,是时候接受这个事实了。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银枪小白龙 科普创作者

审核丨阮光锋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委员

图文简介

奶茶咖啡中常见的生椰乳、小料、基底乳等成分实为高糖高脂的“热量炸弹”,需警惕其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