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此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其中首次公开亮相的装备占比高,充分展示了我军的体系作战能力。这些装备还呈现智能化、信息化、隐身化、网络化的鲜明特点。试想一下,它们若在适宜的战场环境中有序部署、全面展开、各司其职,对敌人而言,不亚于一柄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新到“离谱”的 100 车族:设计与性能的双突破
在阅兵中大放异彩的 100 坦克,此前曾被广大网友称为“双离谱”,即造型离谱、性能离谱。可仔细想想,它似乎也没那么离谱,其设计实则契合现代作战需求。
作为陆军地面突击力量的新一代装甲装备,100 坦克从造型上就与我们以往熟悉的主战坦克大相径庭。它一改过去国产坦克的低矮,变得高大,且全身覆盖附加装甲,炮塔上的遥控武器站也加上了光电对抗设备。

100坦克
100 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为其提供了无死角防护:炮塔两侧各有1 座四联装主动防御拦截弹发射器,炮塔上装有 4 部相控阵毫米波雷达、紫外线监测装置以及激光对抗设备;炮塔周边还配备了干扰设备,用于干扰来袭弹药的光电导引头和光电瞄准装置。
值得注意的是,从已公开的照片可见,100 坦克的车组成员配备专用头盔瞄准具,能与车上的光电转塔及遍布车身四周的摄像头相连接,实现“看透车身”的效果,大幅提升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此外, 100 坦克上还装有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和车载数据链等通信设备,能够与同一战场中的其他作战单位进行信息交互,更有效地执行火力支援、远程攻击等任务,例如与阅兵中的陆上无人作战方队的无人车和四足机器人协同作战。
而在火力方面,100 坦克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线,采用了和15 式轻型坦克类似的 105 毫米坦克炮。之所以采用这样的火力,主要是为了打破传统坦克在装甲和火力之间过度赶超的无序竞争。过重、过大的坦克反而会导致全车性能受限,这在设计上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与现役的 99 系列主战坦克相比,100 坦克的战略机动性更高。不管是在北方戈壁,还是在南方水田,这种坦克都能畅通无阻,适合我国国情。

100坦克
与 100 坦克一同受阅的还有 100 支援战车。100 支援战车的炮塔和 100 坦克的相似,都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主武器从 105 毫米火炮变成了机关炮。100 支援战车的车身后部,还配有多旋翼无人机,用于增强态势感知能力。
“看不见”的防空武器:激光与微波配合使用
激光武器是本次阅兵中的一大亮点,在舰载防空武器方队和反无人机方队中都有展示。该类武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火力持续性强、抗干扰能力强、信号特征低等优点,受到多国军队的重视。

激光武器
尽管激光武器优点多多,但在应对“低、慢、小”无人机等目标时,通常要与电子干扰装置、经过改装的防空炮或导弹、专用的反无人机无人机以及微波防空武器系统搭配使用。
微波防空武器能够在短时间内射出覆盖一定范围的电磁波,对区域内无人机的电子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如电路短路、元器件失能等,从而使其丧失作战能力。

微波武器
此次阅兵展示的微波防空武器,与2024 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展出的“飓风”3000 相似,主要用于打击毁伤微型、轻小型无人机及集群类目标,适用于末端防空、边海防和城市安保等多样化防空任务,能适应高原、山地、岛礁等多种自然环境以及城市复杂的电磁环境。
该系统是定向能武器,因此具备如下特点:
具备点、面杀伤能力。利用高功率微波的波束辐射特性,实现点杀伤和面杀伤的结合,加之智能化的指挥控制策略,可有效应对敌方的蜂群战术或饱和攻击。
附带损伤低。微波武器的毁伤机制不同于传统的物理摧毁,在击毁目标时不会产生过多的碎片和残骸,能降低因此产生的附带损伤。
制空作战无人机:天上的“小”“快”“灵”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此次展出了 4 种无人机,分别是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制空作战无人机和舰载无人直升机。这 4 种机型中,制空作战无人机令人耳目一新。
此次阅兵亮相的两种制空作战无人机本质上为无人战斗机,其作战任务就是夺取制空权。制空作战无人机的飞行速度更
快,气动外形也根据高空高速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并具备了隐身能力。

无人机
在夺取制空权的作战中,制空作战无人机既可以作为有人驾驶战机的“贴身侍卫”,也可以独立执行任务,是一种高度灵活的新型空战平台。
特种飞机齐登场:预警与电战协同发力
首先说明一下,此次参加阅兵的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空中加油机都属于特种飞机。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介绍,特种飞机由执行特殊任务的任务系统和搭载任务系统 / 设备的载机平台两大部分组成。
这里所说的“特殊任务”,是指有别于常规运输和作战的任务。因此,特种飞机主要包括侦察机、预警指挥机、海上反潜巡逻机、指挥通信机、电子战飞机、空中加油机、心理战飞机等。

预警机指挥梯队
大多数现役特种飞机,都以战术技术性能相近的运输类飞机为基本飞机平台进行改装或改进。
20 世纪 40 年代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陆续研究特种飞机。中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尝试研制特种飞机,并以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图 -4 为载机平台,改装了空中预警机——空警 -1。
随着航空科技与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侦察成为现代电子类特种飞机的基本功能。为提高侦察手段和信息处理能力,现代电子类特种飞机逐渐向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于一体的多传感器空中平台发展。
在预警指挥机梯队中,空警 -500A 预警机和空警 -600 舰载预警机分别作为空军和海军的主力预警机代表,亮相阅兵场。
空警 -500A 是空警 -500 预警机的改进型,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加装了空中受油管,以提升其在空中连续执行任务的时间。空警 -500A 采用了与空警 -2000 类似的三面阵相控阵雷达,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探测隐身战机、巡航导弹等目标,也可以作为空中指挥所,在空中协调、调度己方部队。

空警-500
空警 -600 是我国第一种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具备探测、预警和指挥的功能。它能在弹射航母和滑跃航母上起降,也能在内陆机场起降。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采用了折叠机翼的设计,便于航母机库收纳。

空警-600
在特种机梯队中,运 -9 电子侦察机的识别特征就是遍布全机的天线。这些天线可接收不同频段的信号,并进行相关处理。
运 -9 雷达干扰机的外形则与空警 -200 预警机相似,都是在机背上顶着一个“平衡木”。根据同类装备的设计布局,运 -9 雷达干扰机的“平衡木”内可能搭载了用于执行电子干扰任务的相关设备,例如低频、中频或高频干扰机,以及不同频段的信号接收机等装备。

运-9雷达干扰机
歼 -35:一机多型,空海齐进
在歼击机梯队中,歼 -20S 和歼 -20A 这两种新改型是首次公开。歼 -20S 为双座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后座乘员除操作战机飞行,还可以操作更多的机载设备,具备协同制空作战无人机和无人僚机行动的能力。歼-20A则是歼-20的升级版,驾驶舱后部空间扩大,能容纳更多的设备。

歼-20与歼-35A
舰载机梯队中的歼 -35 战斗机,是海军实现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转变的标志性装备。它是一种航程远且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的隐身战斗机,也是战场上的重要节点。
作为歼 -35 的空军型,歼 -35A 的大部分都与歼 -35 相似,二者的外形区别如下:歼 -35 的机翼面积更大、翼展更宽,主翼和水平尾翼的间距很小,机尾下方还有一个整流罩包裹着舰钩,这样的设计能获取更多升力,有利于在航母上起降;歼 -35A 的机翼面积小,且主翼和水平尾翼有明显的间隔,或考虑了高速飞行的能力,因为不用考虑上舰部署,机腹后方没有着舰钩,显得更为平坦。

歼-15DT、歼-15T和歼-35编队
从新型主战坦克到尖端隐形战机,从无人作战系统到区域防空体系,此次阅兵所展示的武器装备不仅实现了跨越式技术突破,更在体系化层面呈现整体跃升,标志着中国军队正朝着更高水平的现代化迈进。强军之路,步履铿锵;和平之盾,坚不可摧。
文/马群 图/视觉中国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