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乳腺癌基因突变怎么办?

作者:远 丽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徐 青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主任医师

2013年,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对外公布:因为有BRCA1基因的突变,被预判患乳腺癌的风险是87%,患卵巢癌的风险是50%。所以她在深思熟虑后做了双侧乳房皮下腺体切除+双侧假体植入以及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消息一出,世界哗然,第一次让“基因”“预防性切除”进入公众视野。那如果发现了乳腺癌基因突变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种预防性的手术切除肯定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手术术后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年龄越轻这种影响就越大。所以对于有已知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我们给出以下建议。

1.加强乳腺癌的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1)对有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2024版)建议,从18岁开始乳房自查,25~29岁每年进行一次MRI检查,30~75岁每年可钼靶与MRI交替,30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经阴道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联合血清CA125检查,尤其针对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

(2)针对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推荐:①起始年龄(<40岁)开展乳腺筛查。②每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

(3)每6~12个月进行1次乳腺超声检查。

(4)每6~12个月进行1次乳腺体检。

(5)必要时联合乳腺增强MRI检查。

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我国女性乳房的特点,我们建议有已知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从18岁开始乳房自查,每月1次;25岁开始每年进行1~2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开始每年进行1~2次乳腺彩超检查,每年乳腺X线检查与乳腺MRI检查交替进行。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如果筛查发现携带BRCA基因突变,怎么办?

(1)及时就诊:对有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建议在肿瘤遗传或家族性肿瘤咨询门诊就诊,但目前国内主流仍是肿瘤专科医生承担部分遗传咨询工作,仅少数肿瘤专科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设置遗传咨询门诊。

(2)进行基因检测:《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中指出,对于伴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基因检测可协助判断乳腺癌家族史是否与携带基因致病突变有关。

(3)预防性切除:有研究结果证实,单侧乳腺癌患者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风险远高于正常人群。对于该部分高危人群,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但对中低风险患者无明显生存获益。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联合乳房重建可取得良好的美容学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对于乳房切除的焦虑,避免长期的高频复查,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相应增加。因此,推荐外科医师在确认患者具有罹患乳腺癌高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平衡干预手段的获益和风险,尊重患者意愿并基于多学科、个体化的原则制定临床决策。具体术式需要术前医生同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化学性预防:使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已被证明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高危个体患侵袭性乳腺癌的风险,特别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然而,关于这些药物用于患者一级预防的数据有限。

对于BRCA1/2致病性种系突变者,以及高复发风险、激素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应考虑在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后联合内分泌治疗加奥拉帕利治疗。

(5)预防性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因为本手术对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只有在经过遗传专家咨询,且个体强烈要求进行手术时,可进行一级预防。对于高复发风险的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患者,在患者进行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预防性手术切除双侧乳房甚至双侧卵巢。

基因是复杂的。迄今为止,很多基因的功能还没有完全被人类了解。当知道自己有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时,恐惧、紧张是肯定的,但需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咨询、学习,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定期复查,实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希望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谷微,金狄,雷慧君,等. 遗传性乳腺癌的筛查与预防研究进展[J]. 肿瘤学杂志,2024,30(7):531-538.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李梦欣,范志民,等. 中国家族遗传性乳腺癌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11):1201-1205.

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邵志敏.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2023,33(12):1092-1186.

图文简介

我们要知道这种预防性的手术切除肯定是有效的,但是任何手术术后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