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控制不佳?可能是没有正确使用吸入剂

作者:宋 韵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主任药师

          徐艳新 王 俐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审核:迟丹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副主任药师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每到踏春出游的好季节,各种花粉飘絮漫天飞舞,因过敏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吸入剂是哮喘的主要用药之一,正确地使用吸入剂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而我们发现,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病人”,也会搞不清楚这些吸入剂到底要怎么用。据调查显示,全球高达40%的患者在吸入剂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认知,依从性不佳,导致哮喘症状控制不理想。

看看下面四个案例,是不是你也有一样的问题呢?

案例一:哮喘发作才用药,不发作不用药

患有哮喘的朱阿姨来到急诊药房配药——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点评:哮喘的维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忌自行停药和减量,过早减量或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弹,更容易出现哮喘急性发作。

案例二:吸入剂中含有激素,担心有不良反应(副作用),不敢多用

有多年哮喘史的吴奶奶前来咳喘药学门诊咨询。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点评:哮喘患者所使用的吸入制剂通常为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的二联制剂,其中激素可减轻气道炎症和过敏反应,支气管扩张剂可达到止咳平喘的作用,二者需联用方可达到最佳疗效,缺一不可。激素在长期、全身给药(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输液)时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但制成吸入剂通过呼吸道给药时,属于局部用药,可大大减轻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案例三:把用于维持治疗的吸入剂当作支气管痉挛的急救药物

一位去年新确诊哮喘的年轻患者张某来咳喘药学门诊就诊。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点评: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控制期。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会突然发生或加重的时期。常因接触过敏原、刺激物或呼吸道感染诱发引起,严重时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对于该期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应首选短效、速效的支气管扩张剂。

(2)慢性持续期:通常不会急性发作,但每周仍存在不同频度和程度的气促、胸闷、喘息、咳嗽等症状,可伴有肺部通气功能下降。对于该期患者,通常使用长效激素+支气管扩张剂联合吸入治疗。

(3)临床控制期:指超过4周未出现上述症状,且近一年内病情没有急性发作的时期。这个时期患者的肺功能基本处在正常水平,但“临床治愈”不等于不需要任何治疗,仍需遵医嘱用药。

案例四:正确掌握吸入制剂的使用方法,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互联网咳喘药学门诊接诊了一位哮喘患者高某。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点评:并非所有吸入剂使用后都需要漱口,但含有激素、经口吸入的吸入剂使用后需要漱口。原因在于:①激素沉积在声带上,对咽喉部黏膜产生刺激,引起黏膜水肿、干痒、异物感,从而导致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的症状;②激素属于免疫抑制剂,使用后可能抑制口腔内的局部免疫反应,使得真菌得以滋生,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假膜,伴有疼痛、灼热感等不适。为预防上述不良反应,用药后应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小结

哮喘作为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不易治愈,重在控制。哮喘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尽量控制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风险、保护肺功能,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一旦确立了哮喘的诊断,在尽量脱离过敏原和其他刺激物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规律的控制治疗对于取得最佳的疗效至关重要。多了解一些吸入剂的常规知识,将能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控制哮喘症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5,48(3):208-248.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update 2021[EB/OL]. [2021-04-26]. http://www.ginaasthma.org/.

图文简介

每到踏春出游的好季节,各种花粉飘絮漫天飞舞,因过敏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