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抽血指南|从忐忑到安心:读懂这10针背后的爱与守护 ——每位准妈妈都需要的暖心攻略,看完不再怕

作者:梁璆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高级实验师

审核:王学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教授

从验孕棒上出现两道杠的那一刻起,“抽血”就成了孕期旅程中无法绕开的必修课。面对护士手中那一排排采血管,很多孕妈妈忍不住会问:“为什么又要抽血?这次查的是什么?”别担心,这篇攻略将带你轻松解锁每一次“热血时刻”背后的意义,陪你从紧张走向从容。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孕早期(0 ~ 12周):建立宝宝的“健康档案”

在怀孕6 ~12周,准妈妈会迎来第一次全面的抽血检查,就像为宝宝建立一份专属的“健康档案”。

检查项目包括:

血常规:判断是否贫血或存在感染以及血小板是否正常

血型鉴定(特别是ABO与Rh血型):预测新生儿溶血风险

肝、肾功能:评估身体代谢负荷能力

传染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等):阻断母婴传播

甲状腺功能(TSH):关乎宝宝智力发育

空腹血糖: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倾向

特别要提醒的是,如果检查发现孕妈妈是Rh阴性血,也就是传说中的“熊猫血”,医生将为其制定特殊的产检方案,加强孕期抗体监测,及时使用特异性抗体降低免疫应答,也为避免第二胎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做好准备。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孕中期(13 ~28周):两大关键“闯关战”

孕中期,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茁壮成长,但准妈妈们的“抽血之旅”也进入关键阶段。

首先是唐氏综合征筛查,这是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的重要检查。一般在怀孕15 ~ 20周进行,通过抽血结合B超(NT值)来计算风险。如果唐筛结果显示高风险,那可能需要进一步做无创DNA(抽血)或羊水穿刺来确认。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建议直接做羊水穿刺,因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另一个关键检查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俗称“喝糖水”测试。在怀孕24~28周,准妈妈们需要空腹抽一次血,然后喝下75g葡萄糖水,1小时、2小时后再各抽一次血。虽然糖水甜腻难喝,但为了宝宝健康务必坚持——若确诊妊娠糖尿病,需严格控糖,避免胎儿过大或其他并发症。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三、孕晚期(29~40周):临产前的冲刺准备

到了孕晚期,准妈妈们的身体已经为分娩做足了准备,但抽血检查也不能停。在怀孕30周左右,会进行一次常规复查,主要监测孕晚期的健康状况。这次检查的重点是血常规,看看有没有贫血;肝功能、肾功能,确保身体机能正常;还有凝血功能检查,关系到生产时大出血防范。如果发现贫血,那可得赶紧补铁;如果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也得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临产前的最后一次复查更是马虎不得,通常在怀孕36周后进行。这次检查的项目和30周的差不多,确保分娩时医护人员和宝宝的安全。如果血小板过低,可能会影响麻醉方式;要是D-D二聚体显著升高,需警惕血栓形成。

图4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四、特殊情况:留意身体的“加试信号”

孕期可不只是按部就班地检查,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加试关卡”。比如,如果准妈妈身体瘙痒,要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可能,那就得查胆汁酸;要是血压偏高怀疑子痫前期,就得查尿蛋白和肝功能;要是胎动异常或发育迟缓,可能还得加查胎盘功能。

真实案例:准妈妈小雅在28周时就遇到了这样的“加试”。当时她突然皮肤瘙痒难忍,原以为是普通皮肤干燥,结果一查胆汁酸偏高。好在发现及时,经过治疗很快就好转了。这可真是“加试”救了她的宝宝。

图5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五、给准妈妈的小贴士:抽血也可以很轻松

•空腹抽血怎么办?

带点小零食,抽完马上吃,还能补充能量。尽量早点去医院,减少饿肚子的时间。

•怕疼怎么办?

提前告诉护士自己怕疼,可以选择细针头,减少疼痛感。

•淤青了怎么办?

按压5分钟以上,24小时后热敷,很快就能好。

六、孕期抽血清单一览(约10次)

根据临床指南总结,孕期大约需要扎10针,“10针”为典型情况(如糖耐量算作3次采),实际可能更多(如高危孕妇需额外监测):

图6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

七、结语

孕期抽血虽然看起来“扎心”,但每一项检查都是为了宝宝的健康。跟着时间线走,按时检查,就能最大程度保障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亲爱的准妈妈们,记住:每一次的采血都是在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祝愿每位准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可爱的宝宝!

图文简介

从验孕棒上出现两道杠的那一刻起,“抽血”就成了孕期旅程中无法绕开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