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徐京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不少孩子在咳嗽、流涕、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补液方法和症状管理,不仅能减轻孩子不适,还能促进康复。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出现胃肠道症状相当常见,主要原因有:许多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不仅侵袭呼吸道,也可能同时感染胃肠道黏膜,直接引起呕吐、腹胀等不适;高热会抑制消化酶活性,减慢胃肠蠕动,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频繁剧烈咳嗽会使腹腔压力增高,刺激胃内容物反流,引发呕吐;某些药物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引起不适。了解这些原因后,家长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减轻孩子的不适感。
合理的饮食调整是缓解胃肠道症状的关键。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面条、烂饭等碳水化合物食物;避免油腻、高脂和辛辣食物,减轻胃肠负担;采用少量多餐,将三餐分成五到六小餐,减少单次进食量,有助于降低呕吐风险。如果发生呕吐,呕吐时让孩子保持半坐位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充足补液对发热和呕吐的孩子尤为重要,不仅能预防脱水,还能帮助降低体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喂水,若孩子一次喝50ml会吐,可尝试减少到30-40ml,增加喂水频率。对呕吐、腹泻明显的孩子,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如果孩子不接受补液盐,可尝试稀释的果汁、米汤作为替代。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尿量和口腔黏膜湿润度,如出现精神萎靡、哭时无泪、尿量显著减少等脱水表现,应及时就医。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腹部不适的护理和缓解措施,可用温热毛巾敷肚脐周围,或用手掌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缓解腹胀和不适。
发热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合理管理尤为重要。首先把握好用药时机,通常建议体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但更重要的是观察孩子整体状态,即使体温较高,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良好,不一定立即用药;反之,即使体温未达38.5℃,但孩子明显不适,也可考虑用药。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出现高热时,建议更积极地使用退烧药,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同时保证充分休息有助身体集中能量对抗感染,促进恢复。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儿童常用退热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超量。两次用药需间隔足够时间(对乙酰氨基酚至少4小时,布洛芬至少6小时)。
发热模式有时能提供诊断线索,孩子发热期间,记录体温变化、发热持续时间及对退热药的反应,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在用药间隔或体温未达用药标准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方式帮助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和皮肤吸收酒精导致不良反应。
另外,护理患儿期间,家长应保持冷静耐心,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情感支持,同样有助于康复。多数情况下,妥善的护理比药物更重要。通过科学护理、合理用药,多数孩子能顺利康复。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