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文琪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主任技师
审核:范巨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尿液颜色、透明度的检测,是尿液理学检测的两个重要指标。
一、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的外观是淡黄色、清澈透明的。
在生理情况下,影响儿童尿液颜色的因素一般为尿液中含有色素,如尿胆原、尿胆素等。
当小朋友大量饮水,排尿增多时,尿液的颜色会偏淡。当饮水少、入量少,同时出汗多、运动量大,尿量减少时,尿液的颜色会偏深。
此外,尿液的颜色也会受药物和饮食的影响。如服用了磺胺类药物或安替比林,尿液可以呈现红色或红褐色。如服用了大量维生素B2,尿液可以呈现黄色或深黄色。如食用了红心火龙果,尿液可能也会呈现淡红色。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尿液出现颜色改变时,我们首先要考虑是否为饮食或药物的影响。除去这些影响后,依然有持续性的尿液颜色变化,应该到医院就诊,检查身体是否出现了病理性改变。
尿液的颜色发生病理改变,可以有多种颜色变化,可以是无色,也可以是红色、红褐色、浓茶样的深红色,还可以是绿蓝色、乳白色等。
如果尿液发生浓茶样的深红色改变时,大多是胆红素尿,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红色,一般是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尿路结石、结核和尿路恶性肿瘤等。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紫红色,一般是卟啉尿,常见于卟啉病,是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缺乏某种酶或酶活性降低而引起的一组卟啉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光敏感、消化系统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绿蓝色,一般是胆绿素尿。胆绿素是血红素代谢的中间产物,胆绿素可以还原为胆红素,从而被机体回收利用。当血液中的胆绿素增加,尿中的胆绿素也会增加,会出现胆绿素尿,从而使尿液呈绿蓝色。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棕黑色,一般是高铁血红蛋白尿或黑色素尿。如果是大量的黑色素尿液,多见于恶性黑色素瘤,黑素原从尿液排出后氧化变成黑色素所致。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乳白色,通常称为乳糜尿。如果伴有血块,在乳糜尿里伴有小血丝,考虑可能是感染了丝虫病。
如果尿液的颜色呈灰白色,且伴有云雾状沉淀,可能是脓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尿路感染、炎症感染等引起。
二、尿液透明度
通过观察外观,把尿液的透明度分成四个级别:清澈透明、微浑、浑浊和明显浑浊。尿液的透明度也受各种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
生理情况下的浑浊多为无机盐结晶,如尿酸盐结晶沉淀后会形成粉红色的结晶,磷酸盐和碳酸盐结晶沉淀后为灰白色或白色结晶。
通过加热、加盐酸或氢氧化钠,上述结晶就会消失。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结晶没有消失,考虑病理情况,如乳糜尿、脓尿、脓血尿、菌尿等。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血丝虫感染是乳糜尿最常见的病因,以班氏丝虫为主。其他非寄生虫性因素,比如结核、恶性肿瘤、创伤、胸腹部手术、炎症、妊娠等也可能导致乳糜尿。先天性淋巴管或瓣膜功能异常、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也可导致原发性乳糜尿,但临床较为少见。
脓尿、脓血尿及菌尿,一般是泌尿系统发生了化脓性感染所致,特别是尿路感染。此时,可进行尿液细菌计数及尿液细菌培养检查,帮助进一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