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
审核:吴继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食管裂孔疝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若患者食管裂孔疝较小,且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整(如少量多餐,减少甜食、油腻食物及辛辣食物摄入)和生活方式干预(如避免穿紧身衣物、控制体重、改善便秘等)。若效果不佳,可联合使用抑酸药物、抗酸剂和/或促胃肠动力药物。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食管裂孔疝体积较大、出现明显疝相关症状(如胸腔挤压症状),则需考虑外科手术。目前常规采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外科手术是处理食管裂孔疝的基本方法,因为食管裂孔疝本质是解剖结构异常,需要外科手术来修复调整。
若症状轻微,通过药物能有效控制,也可以坚持保守治疗。除了饮食和药物,平时还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
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考虑手术治疗:
1.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但用药效果不佳,也就是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过规范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仅部分缓解症状,或需要长期维持用药停不了药,这时就可以考虑进行食管裂孔疝修复。
2.长期反流症状已经引起了严重并发症,比如食管炎症狭窄。出现狭窄后反复需要扩张治疗,但效果不佳,且仍停不了药,这种情况也需要手术。
3.反复反流可能导致食管出现癌变倾向,比如巴雷特食管。这时就需要积极进行食管裂孔疝修复,有效控制反流,从而阻止病变进一步向癌症发展。
4.食管裂孔疝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活动受限,一活动就喘,稍微吃多点也喘。这种疝引起的挤压症状特别明显,尤其是混合型食管裂孔疝,疝体比较大时,就具备了手术指征。
5.食管裂孔疝引起疝内胃黏膜慢性失血导致贫血。这时只有纠正病因才能解决贫血问题,因此也需要手术治疗。
6.食管裂孔疝导致的反流性呼吸道症状,反如慢性咳嗽、哮喘。这时需要解决根本病因才能控制症状。
该手术属微创操作,通常在腹壁上作5个小孔(2个为1cm,3个为5mm)完成,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要求也相对较低。但若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或高龄(如85岁以上),手术需谨慎评估。若发生疝嵌顿等急症,仍需考虑手术。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食管裂孔疝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主要与食管裂孔再次松弛有关。因此术后保养尤为关键,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饮食上忌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饮酒等,尽量规避一切可能诱发复发的因素。
手术医生的经验也与复发率相关。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者复发率较低。据我中心数据,10年症状复发率约7%,二次手术率约4%。即便如此,复发后多数仍可再次行微创手术修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复发的重要基础。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