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源性哮喘是什么?如何预防?

作者: 陈冬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

审核: 吴继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胃源性哮喘,顾名思义,是由胃部问题引发的哮喘。哮喘本身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喉痉挛、窒息、甚至晕厥。尤其在夜间,哮喘症状容易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哮喘的众多病因中,与胃部相关的一类被称为胃源性哮喘。那么,胃部问题为何会引发哮喘呢?关键在于胃内物质向上反流,当反流物进入气道,会刺激气道引发支气管痉挛,从而导致哮喘症状。医学上将这类哮喘称为“反流性哮喘”,而“胃源性哮喘”则是更通俗的表达。

据统计,哮喘患者中约有30%至80%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胃源性哮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流直接诱发哮喘发作;另一种是患者本身患有哮喘,同时合并胃食管反流,而反流成为了加重哮喘症状的因素。

从定义上区分,胃源性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它并非真正的哮喘,而是由胃食管反流引发的类似哮喘的症状,这类情况通过治疗反流问题,往往能实现哮喘样症状的根治。广义上,则指哮喘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反流成为加重哮喘的因素。

从解剖结构上看,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的关联为胃源性哮喘的发生提供了基础。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脏器,食管连接胃与口腔,而鼻腔、咽部再到气道则构成了呼吸系统。这两大系统在口咽部形成了一个类似“十字路口”的交叉结构。当胃内物质反流通过食管到达这一交叉处时,可能误入气管,刺激气道诱发哮喘发作。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要预防胃源性哮喘,需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等多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①进食过多会增加胃内压力,容易诱发反流,因此需坚持少量多餐,每顿饭吃到七成至八成饱即可,避免过饱;②高脂食物、甜食、辛辣食物可增加反流发作频率和加重症状,因此需注重饮食清淡,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③多吃蔬菜等偏碱性的食物,水果则要避免过酸的种类;④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可增加反流发作频率和加重症状,需控制摄入;⑤对于已有反流症状或反流倾向的人,适量饮用苏打水可能有一定帮助。

在餐后习惯上:①餐后适当散步能促进胃排空,缩短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减少反流可能;②若餐后感觉过饱,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腹部的方式辅助胃排空。在睡眠方面:①睡前两小时内不宜进食,晚餐也需控制食量,尤其要避免餐后立即入睡,这种行为极易引发反流;②对于有反流症状或倾向的人,睡觉时可将床头整体抬高30度,保持斜坡位,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这种方式比单纯垫高枕头效果更佳。

此外,精神与生活状态的调节也至关重要。长期工作压力过大会诱发反流,因此需注意减压,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与饮食习惯,避免饥一顿饱一顿,饥饿时易损伤食管胃黏膜,突然大量进食则易引发反流,这些都可能间接影响胃源性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总之,胃源性哮喘的发生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其诱因渗透在饮食、作息、精神状态等生活各个层面。从控制食量、调整饮食结构,到规范餐后习惯、优化睡眠姿势,再到调节情绪、规律作息,这些看似日常的细节,正是预防和改善胃源性哮喘的关键。只要重视胃部健康,针对性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有效降低病症发作风险,为呼吸系统健康筑牢防线。


图文简介

胃源性哮喘,顾名思义,是由胃部问题引发的哮喘。哮喘本身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喉痉挛、窒息、甚至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