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晓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任医师
我们的肝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劳模”,负责解毒、代谢、储存能量等重要工作。然而,一群名为“肝炎病毒”的“隐形杀手”却时刻威胁着它的健康。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挑战,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仍停留在“肝炎”二字上。
病毒性肝炎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炎症损伤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具有三个关键特征:病原体是嗜肝病毒、临床表现是肝炎、具有传染性。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的不同,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五大类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它们虽然都攻击肝脏,但传播途径、疾病进程和防治方法却大不相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一起来科学认识它们。
从传播途径角度,以上五种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胃肠道途径(“吃进去”的肝炎)传播,包括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胃肠道外途径(“输入进去”的肝炎)传播,包括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
前者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卫生条件差、手卫生不良、用水不安全、共用个人物品等易导致传播。
后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具体方式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高危人群不同。甲肝、戊肝高危人群包括与甲肝、戊肝患者有接触的人、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人员、卫生条件落后地区的居民、食用不洁食物或疫区旅行者。
乙肝、丙肝高危人群包括1993年前曾输血者(当时丙肝病毒筛查尚未普及)、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男性同性性行为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配偶和家庭成员、医务人员和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相似,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全身症状,如乏力、疲倦、打不起精神;黄疸,皮肤黏膜发黄,小便呈浓茶色;肝区疼痛,右上腹不适、隐痛。
病毒性肝炎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以6个月为界,疾病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被认为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能够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乙肝是“头号敌人”,感染后如果无法清除病毒,会发展为慢性乙肝,长期损害肝脏,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已对新生儿实行免费接种。
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患者感染多年却无明显症状,发现时肝脏已严重受损。但好消息是,目前已有直接抗病毒药物(DAA),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在8-12周内彻底治愈。
丁肝是一种“寄生”病毒,只有感染了乙肝的人才会感染丁肝。两者重叠感染会大大加重病情。因此,预防乙肝也就等于预防了丁肝。
而甲肝和戊肝即使症状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通常在两年内能够完全恢复正常,不会遗留纤维化、肝硬化等迹象,因此被归为急性肝炎范畴。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是预防关键。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首先是病史,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与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史;有相关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或症状;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变化;病理学检查,肝活检用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科学防治:
1. 预防先行,构筑三道防线:
(1)疫苗接种:所有新生儿均应接种乙肝疫苗,未接种的成年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家庭成员有乙肝者)也建议补种。儿童和前往甲肝流行区旅行的人建议接种甲肝疫苗。戊肝疫苗尤其推荐用于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及孕妇等高危人群。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海鲜、肉类,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针具等个人物品。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安全套。
(3)主动筛查,早诊早治:如果您属于高危人群,建议主动去医院进行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阻断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发展的关键。
2. 消除误区,科学对待:
(1)误区一:和肝炎患者一起吃饭、握手会被传染。
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等,只要没有血液暴露,是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的。我们应该消除歧视,给予患者更多关爱。
(2)误区二:乙肝治不好,干脆不治了。
虽然目前乙肝难以彻底“根除”,但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长期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甚至阻止肝病进展,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和寿命。“控制住”就是胜利。
(3)误区三:没有症状就代表肝脏没事。
肝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慢性肝炎可能长期“悄无声息”。等到出现黄疸、腹水等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很严重。定期体检(如肝功能、腹部B超)非常重要。
病毒性肝炎是可防可控的,面对这个“沉默的杀手”,我们无需恐慌,但必须保持警惕。通过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避免高危行为、主动筛查这四大法宝,我们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

图文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