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鱼米香 南县稻虾兴

一碗好米,带动一方经济。近日,2025年南县稻虾米推介周圆满落幕,全国招商大会同步举行、副产物综合利用分联盟宣告成立,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南县稻虾米”品牌新一轮升级。近年来,南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探索出一条以稻虾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道路,如今,南县稻虾米品牌价值达329.1亿元,位居中国南方大米品牌价值榜首。

生态农业尽显绿色智慧

作为国家级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地区,南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33万亩,是种植高端水稻、养殖优质小龙虾的黄金产区。稻虾共作是南县人民的智慧结晶,稻为虾提供饵料、遮阴和净水,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这种模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50%以上,确保了产品的绿色生态品质。

近年来,南县借助“国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地区”优势,创新推进“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生态平衡”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2025年,全县稻虾种养面积达62万亩,预计稻虾亩均总产值超6000元。

“种子芯片”激活“智慧粮库”

在省农科院南县稻虾米产业研究院试验田里,赵正洪研究员正细心观察稻虾的长势。“为了加快南县稻虾米专用品种选育进度,今年我们完成了700多个候选品种的筛选。”赵正洪介绍。目前,研究院已选送2个食味突出的优质品种,分别命名为南洲香2号、南洲1号,进入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程序。令人振奋的是,柏连阳院士团队培育的“南洲香1号”良种曾随神舟十六号飞船奔赴太空,为专用品种的升级拓展了新途径。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品种选育上,更体现在加工环节的创新。助农米业成功研发国内首款“米珍营养米”,使米珍营养米的糊粉层中功能活性成分保留90%以上,出米率提高3%至5%。

此外,南县还建立了农业溯源大数据平台,将种苗、投入品、场地环境、劳作记录、加工物流等数据有机结合,实现稻虾米质量安全可视化溯源。湖南助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娟介绍:“用微信扫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从种植、收割到加工、出厂,生产信息尽收眼底。”

三产联动开拓富民之路

在南县顺祥食品有限公司无菌化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小龙虾,公司负责人周顺祥介绍:“从小龙虾进场、清洗、加热、调味,到分装、速冻,全程只需3小时。这些小龙虾因口味佳、品质好,不但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比利时、丹麦、俄罗斯等国家。”

南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着力打造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健康餐饮、冷链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完整稻虾全产业链。在品牌建设方面,南县组织稻虾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示展销活动30多场次,建立南县稻虾米官网,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创新开展南县稻虾米“四进四投”工作,“四进”即进省直机关单位食堂,进省、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进知名商超、酒店,进长沙高档小区。

从湖湘田园走向国际舞台

在2025年南县小龙虾节上,新的数据令人振奋:2024至2025年度“南县稻虾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329.1亿元,继续登顶中国南方大米品牌价值榜首;“南县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为174.2亿元;南县稻虾区域公用品牌综合价值突破500亿元,比上轮评估提升41.54%。

“南县稻虾米”成为湖南省首个进军香港市场的湘米品牌,并获得2019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2022年,“南县稻虾米”再次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随着“北有五常粳大米、南有南县稻虾米”的南北双雄格局基本成形,南县稻虾米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南县稻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位居全国三强,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南县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大力发展稻虾产业,持续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全县稻虾种养面积达62万亩,年产稻虾米原粮33万吨、原虾12万吨,从业人员13.5万人,综合产值达180亿元。品牌升级之路没有终点,南县稻虾米将进一步拓宽市场,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图文简介

“南县稻虾米”成为湖南省首个进军香港市场的湘米品牌,并获得2019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2022年,“南县稻虾米”再次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