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2025
地中海泥巴中的细菌,可能潜伏着一种杀蚊剂
科学家在地中海岛屿的泥土中发现了可杀死蚊子幼虫的细菌,它们通过分泌代谢物起效,效率媲美化学农药,却更安全环保。这项研究或将为未来的“绿色杀虫剂”铺路。
科学家揭示,2.52亿年前极端高温状态为何能持续数百万年
2.52亿年前,一场火山引发的灭绝灾难让地球陷入持续五百万年的超级温室。科学家发现,真正让地球“降不了温”的原因,是热带森林的消失。这段历史,正提醒我们——气候的刹车系统,其实长在树上。
每天晚上跟几百万个室友一起睡觉,你还好吗?
床不只是你一个人的睡眠空间。皮屑、汗液、细菌、真菌、尘螨,甚至宠物带来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生态系统。这篇文章从微生物学角度解释我们为何该更勤快地洗床单,也提供了科学、具体的清洁建议。
如果把纸飞机扔出国际空间站,会发生什么?
一架从国际空间站扔出的纸飞机,会经历怎样的旅程?研究人员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揭示它的命运,并由此展开对纸质薄膜类材料用于低成本航天器、再入材料与可持续太空技术的深刻讨论。
能不能删掉痛苦记忆?科学家正在尝试做到这一点
科学家正在尝试操控记忆,甚至“植入”从未发生过的情境。这不是科幻,而是源于光遗传学与记忆痕迹研究的突破。通过在小鼠大脑中标记并激活特定神经元,研究者成功触发并修改了恐惧记忆。这项技术正为PTSD和神经
科学家从肠道中发现,一种细菌能分解永久有毒的化学物质
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肠道中的部分细菌能“吸收”有毒的PFAS化学物,并帮助将其排出体外。这一现象在小鼠体内得到了验证,未来或有望开发“排毒益生菌”,为慢性暴露人群提供新的干预方式。
蝙蝠为什么不会得癌症?它拥有高活性 p53和无尽端粒
蝙蝠体型娇小却长寿又罕见癌症。最新研究揭示:它们细胞易癌变,却依靠高活性 p53、持久端粒酶与强大免疫监视,在“再生”与“清除”间取得极致平衡,为人类抗癌提供全新启示。
【大国粮策】小豆子里的大科技:5万份“基因宝藏”撬动食用豆育种革命
小豆子里的大科技:5万份“基因宝藏”撬动食用豆育种革命。
火烈鸟在进食的时候,会制造一场微型龙卷风?
火烈鸟不是被动的滤食者,而是通过喙、跺脚、抽头等复杂动作制造涡流,主动诱捕微小猎物。新研究揭示了它们如何在混浊水体中高效捕食,并为水处理工程带来仿生灵感。
新研究:9900万年前,僵尸真菌已经感染昆虫了?
科学家在99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真菌寄生昆虫的化石,揭示“丧尸真菌”控制宿主行为的历史或可追溯至恐龙时代。本文结合最新化石、生物学与系统发育研究,讲述真菌与昆虫间一段跨越亿年的演化共演故事。
您好,请登录PC端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