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2025
走得快的人,真的会活得更久吗?
健康的改变往往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开始,只需从今天起,在上班的路上多走几步,在商场里刻意加快脚步,或者晚饭后和家人来一段快走。生命的长度,有时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快节奏里。
8 月必吃的 6 种“当季宝藏水果”,清甜爽口又营养!错过悔一年
8月正是很多水果成熟的季节,品种多、口感好、价格也很实惠。想知道这个时候有哪些应季水果值得一尝?这篇文章就带你一起看看 8 月不可错过的时令鲜果。
科学家用AI设计的材料比油漆更能散热,又降温又节能
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设计出可定制光谱的热学超材料,在被动降温性能上全面超越传统涂料,为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提供了全新方案。
“凉爽”与“寒冷”傻傻分不清楚?科学家揭示微风令人心旷神怡真正原因
为什么凉风让人感到愉悦?科学家首次描绘人体专属“凉感神经通路”,揭示冷觉与冷痛的分离机制。这一发现不仅让我们更懂身体,也可能推动冷痛治疗的新路径。
铝-20一出生就爆炸,科学家发现“自毁式”原子核
202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三质子发射同位素铝-20,它通过独特的“1p→2p”衰变链瞬间解体。该研究揭示了等自旋对称性的破缺现象,对极端核结构与核力模型提出全新挑战。
让蚊子“后悔咬你”,一颗药丸能带来防蚊新突破?
伊维菌素,这种用于治疗寄生虫的常见药物,正在开启它的“防蚊第二人生”。新研究表明,大规模服药后,人类血液对蚊子有致死作用,能显著降低疟疾感染风险。这是一种简单却可能改变未来防控策略的新思路。
病毒一定是坏的吗?黑眼豆病毒居然能抗癌
一种原本感染黑眼豆的植物病毒,如今被科学家发现具有强大的抗癌能力。它不感染人体,却能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有望成为未来更安全、更经济的癌症免疫疗法。
中科院团队这项研究,让传统化工反应“退烧”500度
丙烯生产要600°C?这项中科院的新研究给出了新解法:用铜单原子催化剂,在水蒸气和阳光共同作用下,实现近室温下的高效丙烷脱氢,反应选择性超99%,还能适配乙烷、丁烷等原料,为绿色炼化工艺带来全新可能。
筑牢结核防线!医生教您科学应对,早防早治护健康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结核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1080万,且有125万人死于结核病。
远离食管癌:揭秘日常生活中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食管癌常令人闻之色变,其危险因素可能潜藏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增食管癌病例约60万例,死亡病例约54万例。
您好,请登录PC端进行操作